2019年1月3日 星期四

哲學教授的感受、評論與潛在的以偏概全


去年十月底,王偉雄教授在臉書上對西西《我城》卷首第一句表達鄙棄之情,[1]引發鄧小樺女士回應反駁,[2]但晚生越想越覺奇怪,那場爭辯使人大感困惑,後似無來者道破其中問題。

王教授臉書帖子原文為:「【執著】我從未讀過西西的作品,但有一本她的《我城》(記不起如何得來)。近聞她獲得一個美國的華語文學獎,於是好奇之下翻開這本小說,但讀了一句便興味索然。《我城》的第一句是:『我對他們點我的頭。』我完全接受不了這樣的中文,所以沒有看下去。這是我的執著,不是對西西作品的評價。」王教授只是抒發讀後感(儘管沒有讀完全書),談不上議論,而他亦自明言此非「評價」。那便好了,大家如何說之以理也是多餘,人的喜惡口味許多時候無需理由或充分堅實的理由(王教授大概要指正晚生,他有說出理由,就是「我完全接受不了這樣的中文」),是直觀坦率的感受,所以就別人一句喜惡的言說大講道理,恐怕有點糊塗混帳的意味。然而,王教授竟不以「抒發情感」了結事情,逕提出實質論點,又找出西西和為西西辯者不少作品「引經據典」指點一番。[3]王教授常以分析哲學家之姿談論香港政經文化大小事務,豈會不知最簡單直接平息是次爭拗的方法,乃「分析」自己的言辭,並稱「這是一己私見,不是評論」?正是「你有你喜歡西西,我有我不愛西西」。(請恕我用了西西的「句式」,王教授可能「完全接受不了這樣的中文」,但文氣所至,不欲另作表達,希望語意尚算清晰。) 因王教授就此加入了如何評鑑西西的爭議,那麼糊塗混帳者,難免移形換位。

晚生見識譾陋,不好說文學評論的對錯,只知有人接受「現實」,有人嚮往「浪漫」,有人沉迷「魔幻寫實」,遣詞造句方面也有人忠於教科書一般的刻板文字,亦有人不甘平淡而創新寫法務求活潑跳脫。不過,王教授如此批評西西,實有負分析哲學家之名,予人「不外如是」之感。他說:「近聞她獲得一個美國的華語文學獎,於是好奇之下翻開這本小說,但讀了一句便興味索然。」本來高談闊論自己如何厭惡西西的作品,無可斟酌,詎料王教授以西西獲獎作引入,那言下之意頗為明顯——「西西不值得獲獎」。(若王教授無此意思,其言論本身亦令人誤會。) 論及「西西值得不值得獲獎」,自然應該讀盡西西的作品才可公允回答。看一本書的「好壞」,都不應只執著一句來大造文章,更何況評論一位著作等身的作家?換言之,你看到《我城》第一句寫得不堪入目(就當事實如此),而或明言或暗示全本書都不可讀,實乃無知偏見;以一位作家諸多作品的一本其中一句批評她不值得獲獎,更是以偏概全的極致,掛一漏萬,無以復加。

那麼晚生是否也以偏概全,謬評王教授呢?晚生但覺王教授「不外如是」。我等說某人不外如是,通常是在耳聞目睹那個聲名顯赫的人行事粗疏失當的時候,「不外如是」不是對某人整體完全的評價,大異於指稱某作家不應獲獎,那個要求評論者起碼遍覽該作家的作品才頒下判辭。王教授()誤作以偏概全之論(晚生不敢斷言,抱著獲得旁人澄清解惑的希望),難不叫人嘆曰:「不外如是」。王教授若還有興致,大可據西西《我城》第一句的「缺失」,譏諷她原來也不外如是、不過爾爾。

[1] Wai-hung Wong, ‘Wai-hung Wong’s Facebook post’ <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waihung.wong.666/posts/10215709504304472> accessed 3 January 2019.
[2] 鄧小樺, ‘始自西西《我城》的一些追溯文學觀點與個人澄清 | 鄧小樺 | 立場新聞’ (立場新聞 Stand News) <https://thestandnews.com/culture/%E5%A7%8B%E8%87%AA%E8%A5%BF%E8%A5%BF-%E6%88%91%E5%9F%8E-%E7%9A%84%E4%B8%80%E4%BA%9B%E8%BF%BD%E6%BA%AF-%E6%96%87%E5%AD%B8%E8%A7%80%E9%BB%9E%E8%88%87%E5%80%8B%E4%BA%BA%E6%BE%84%E6%B8%85/> accessed 3 January 2019.
[3] 無袋子, ‘香港文壇假大空? | 讀者投稿 | 立場新聞’ (立場新聞 Stand News) <https://www.thestandnews.com/culture/%E9%A6%99%E6%B8%AF%E6%96%87%E5%A3%87%E5%81%87%E5%A4%A7%E7%A9%BA/> accessed 3 January 2019.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